6月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在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召开。来自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企业和媒体的领导、专家再次相聚上海,共同探讨交流非织造布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致辞中谈到,非织造布是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内创新和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2018年,中国非织造布的产量593.22万吨,同比增长5.13%,纺粘、针刺和水刺是非织造布的主要加工形式。2018年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02%和0.9%;2019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2.65%和14.25%,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在出口方面,中国非织造布行业克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因素,2018年出口非织造布96.3万吨,价值29.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77%和13.11%,价格增长4.96%;非织造布服装、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口额分别同比增长7.42%和11.88%。2019年一季度虽然中国对美国非织造布出口额下降18.53%,但对越南、印度、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四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8.47%,带动一季度非织造布出口依然增长了8.53%。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韧性,能够抵御各种挑战和风险。李陵申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变革中的非织造布市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要坚持创新引领,继续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9年4月29日发布实施的《行业职业评价规范 非织造布制造工》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非织造布制造工 (职业编码6-04-05-00)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已完成的职业标准工作、正在开展培训工作、即将组织的技能考评和技能大赛等工作。《行业职业评价规范 非织造布制造工》可为非织造行业技能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与评价提供有力的标准保障;满足非织造行业企业发展和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育的需要;有助于培育非织造从业人员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并可推动整个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
美国非织造布协会(INDA)的市场研究总监Brad.Kalil带来了《北美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从经济和人口趋动、供应方发展、需求方发展三个方面详述了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非织造布市场的现状和趋势。2013~2018年北美非织造布发展持续高于GDP增长,2018年北美非织造原材料和卷材市场规模达到了155亿美元。全球非织造布行业多样快速的发展,北美市场呈现出更加多样性,更快速发展等特点,在过去三年新增69条生产线,其中,过滤和车用占新增产能的75%。北美生产的非织造布多用于国内市场,出口量较小,2018美国出口国123家,中国占总出口量的16.5%。进口国65家,中国占北美市场总进口量的38.4%。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传雄介绍了中国非织造行业的现状,2000~2018年非织造布产量增速为15.2%,2018年行业投资保持活跃状态,新投资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65条,水刺52条,针刺207条,热风15条。这些生产线大部分是国产生产线,新增加的产能预计将会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期间陆续释放。对于非织造布行业未来发展来说,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跨国布局一直是我们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对于行业未来的技术创新张传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融合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优化创新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第一种创新模式是优化创新主要通过优选法,对新原料、新装备、新技术的优化组合和叠加,生产加工成功能化和个性化的非织造布。第二种创新模式是协同创新,即充分发挥产业链各方资源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发展模式,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在优化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下,非织造布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智能化产品和绿色产品,张传雄通过多个具体案例生动诠释了两种创新方式。
《全球纤维年鉴》总经理Andreas W. Engelhardt 从全球纤维现状、2019年市场环境状况和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等方面,介绍了全球纤维产业的发展以及对非织造布产业的影响。目前全球纤维产量超一亿吨,每年增长1.06%,人均纤维用量14公斤。2000~2018年纤维产量均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受全球经济影响从2018年10月份后开始放缓。中美贸易摩擦也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关税的增加使美国的公司受到直接影响,然后传递给生产商和消费者,导致零售领域的纺织品消费能力下降,单边税收增加中国商品出口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全球纺织市场的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定要联起手来应对。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副研究员高山博士介绍了新形势下非织造布绿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绿色发展新形势包括四方面:一是环境保护“三条红线”;二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三是“费”改“税”,量变到质变;四是发展清洁生产产业。绿色发展新挑战来自于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和需求导向的环保税法。为了体现公平性,节能环保与缴纳税额直接挂钩。关于绿色发展新机遇,他介绍,一是以清洁生产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二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模式。
德国施雷格咨询公司管理层合伙人Silke Brand-Kirsch带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对非织造产品使用影响》的报告。据施雷格咨询公司统计全球汽车每年年产约9400万辆,每辆汽车包含40多种不同的纺织产品,非织造布占比越来越高。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汽车行业充满颠覆性,一是汽车电气化,二是无人驾驶。据预测20年后可实现无人驾驶,现阶段电气化是主导的趋势。预估到2030年纯电池电动车可占汽车行业的24%,混动占10%。电动车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2030年德国的电动车可占整个汽车行业的20%左右,但是美国汽油便宜,导致电动车发展困难。汽车类型的结构变化会导致汽车行业的纺织产品发生变化,非织造布在汽车行业会有更多新的应用,未来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嘉宾访谈环节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传雄主持,邀请了贝里国际集团HHS事业部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总经理崔彦昭先生 、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松林、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谷源明、东洋纺株式会社非织造扩大战略部部长田中茂樹博士等四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非织造布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崔彦昭介绍,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空气过滤、液体过滤的需求逐渐增大,所以贝里国际集团特别看重足够大的中国市场。在战略布局上,贝里国际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很小,将会通过自身的投资发展和收购合并两种方式,快速增加市场占比。崔彦昭认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包括材料耗用、生产能耗、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内涵,贝里国际集团在这三个方面均有关注和投入。
聂松林介绍,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胎基布行业领先企业,多年来一直注重产品质量、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公司对于智能制造的发展,并不盲目跟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发展差异化的智能制造,目的是可以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实施智能制造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条件包括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管理水平。关于中美贸易问题,聂松林认为,影响主要包括人民币币值变化,一些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将受影响等。天鼎丰一直不断通过技术革新、设备改造、节能减排等方式打好基础,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关于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天鼎丰公司始终把绿色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水,始终达到甚至高于国家标准。
谷源明介绍,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经过30年发展,始终以产品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专心专注做非织造事业,实现了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公司始终坚持优化的管理、过硬的质量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结构调整,发展转型升级,生产特色化、差别化产品,不断赢得市场。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谷源明认为,预期决定未来,大连瑞光每年大约出口美国3亿元产品,在目前来看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应对中美美贸易摩擦,企业要不断练好内功,提升产品品质、管理创新水平。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谷源明介绍到发展企业除了创造财富,解决就业,还要可持续发展。企业始终坚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甚至杜绝污染,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环保产品的应用减少白色污染。
田中茂樹介绍,东洋纺株式会社有137年的历史,拥有各种纤维,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开发。东洋纺不仅仅是纤维领域的专家,还有纤维制品,对于高性能材料、汽车行业、人体健康领域都很关注。中国市场逐渐成熟,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东洋纺正在寻找机会和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乎下一代发展,会社一直在进行生物质原材料的应用、瓶片的回收、实现工厂中垃圾的最小化和回收、使用生物能源、降低化学品生产,工厂实现塑料零浪费目标等工作。